追讨投资款纠纷案由

追讨投资款纠纷案由,与赵本山死磕到底?娇娇直播被封后,喊话各大媒体:你要资料吗?

虎年开局的娱乐圈,真是有些与众不同。

先是郭德纲牵扯进了王梦婷未婚生子事件,一度被谣传成了孩子的生父。

紧接着,便是久未露面、素有小品王之称的赵本山,也遭遇到原旗下女艺人娇娇的连番控诉。

娇娇先是声称前夫破产,都是拜赵本山所赐,后来又称早已看透这个所谓的艺术家,自己不再沉默,要回击了,大有不断升级事态的架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月6日,一段娇娇控诉赵本山的视频,发布后顿时引爆网络。

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娇娇,娇娇原名张玉娇,18岁开始学唱二人转,后来在唐鉴军的引荐下,成了刘老根大舞台的一名演员。

但奇怪的是,娇娇明明是个二人转演员,但人们却很少见到她唱二人转,反而能在辽宁卫视《新笑林》、《明星转起来》等节目中看到她的小品表演。

而更加离奇的是,娇娇这位二人转艺人,竟在11年前的《星光大道》节目中,与张尧合作演唱歌曲,并获得了年度总决赛亚军殊荣。

此后,娇娇不仅登陆春晚,更经常在小沈阳、宋小宝、杨树林等人的小品中,充当配角,因此而为观众所熟悉。

但谁能想到,这个很像受到本山传媒力捧的娇娇,会公然控诉起“过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的赵本山呢?

娇娇声称:自己前夫破产,不是因为和她在一起,而是拜赵本山先生所赐,他是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

而从后续的指责中,人们大体听清了娇娇的控诉与诉求,那就是她的前夫投资刘老根大舞台长春分店失败,他们投进去的真金白银全都血本无归了。

而娇娇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经济诉求,那就是要把投进去的资金“全部拿回来”!

从娇娇的这段控诉视频来看,她与赵本山的纠纷似乎并不复杂。

因为“投资需谨慎”,做生意也原本就有赚有赔,何况商场讲究的是契约精神,想必几千万的投资不至于连份合同都没有吧?因此双方完全可以私下谈判、交涉,而娇娇为什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与自己的老板撕破脸皮呢?

这一点,其实视频中也有答案,就是娇娇的那句绵里藏针、如同檄文的话,她说“咱们都是一个很要脸的人!我不怕得罪人!”

为了追回前夫的投资,娇娇似乎寄希望于隔空喊话、舆论施压!

不过,娇娇的“索债”似乎也有些师出无名,因为她不仅早就与前夫办了离婚手续,两人更是闹得不可开交。

离婚后,娇娇独自抚养一对双胞胎宝宝,并称对方跟踪、骚扰自己,而在当时的直播中,娇娇更是抱怨对方:“分手了你留下一堆店给我,我也没心情经营,长春店1500万北京店2500万,我都不想要”,还向前夫隔空喊话:“微信拉黑,电话拉黑,你以为这样就不欠我了吗?”

如今,娇娇挺身而出,替前夫追讨投资款,是否得到前夫授权?又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呢?

而赵本山面对娇娇的控诉,也始终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因此事件更加迷雾重重,令人难辨真假。

然而,拉下脸的女人,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娇娇既然选择了公然讨债,又怎么可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呢?

2月7日,娇娇又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宣布退出本山传媒,并称今后任何事情,均与本山传媒无关,自己承受几年的委屈,终于可以放松心情了。

随后,娇娇又不阴不阳、意有所指地声称“我不再沉默,并且我要回击了”、“恶有恶报,所有的因果关系,老天自有安排”,大有引而待发、随时祭出“杀手锏”的意味!

或许是为了证实自己控诉的真实性,也可能是赵本山方面迟迟不予回应,致使娇娇有些烦躁,

因此2月8日下午,娇娇再度通过视频发声,她首先为自己辩解道:“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如果没有真凭实据,我不可能指名道姓,把这件事通过公共的平台来讲。”

随后,娇娇再次升级了施压力度,她称自己“早已看透这个所谓的艺术家,背后是怎么操作别人命运的,胳膊拧不过大腿,但公道自在人心!”

8日晚上,娇娇在直播中已经是眼圈泛红,并表示自己非常热爱舞台和表演事业,但却已经三年没有角色,这也是她不得不退出本山传媒的原因之一。

娇娇还说,自己宣布离开本山传媒并非翅膀硬了,而是翅膀断了。

这次直播,娇娇一改无所畏惧姿态,不仅眼圈泛红,而且还倾诉“我是个胆小的人,但知道真相以后,都可以哭长城了”,言下之意,她在本山传媒工作期间,似乎受到了不公待遇与极大的委屈。

随后,娇娇的视频号已经显示“直播封禁”状态。

面对赵本山方面迟迟不予回应,面对自己账号状态异常,娇娇随即在视频评论区下方发文称:“各大媒体,你要资料吗?再发一定圈我一下!”

娇娇的最新表态,似乎有进一步曝光真相,升级事态的架势,难道她真的想与赵本山死磕到底?还是想玩“谁先眨眼的游戏”呢?

其实,对于这一事件,吃瓜群众既是难辨真伪,也是态度各异。

有人觉得娇娇能有今天,从寂寂无名到成名成腕,不都是因为有赵本山这杆大旗吗?她应该饮水思源,懂得感恩,而不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也有人觉得娇娇所言非虚,毕竟无风不起浪,好好的人家干嘛要控诉你?也有人觉得赵本山方面,应该尽快给个回应,或者是双方私下沟通和解,以免贻笑大方,还引起人们胡猜乱想。

目前来看,当事方娇娇频频表态,且有借助各大媒体再曝猛料的动向,但赵本山方面迟迟不予表态,致使娇娇的爆料难以得到证实,因此可信度存疑。

不管怎么说,娇娇在赵本山麾下工作多年,中国也讲究“以和为贵”,笔者倒是觉得,娇娇这样不断发声,赵本山始终沉默以对,与其双方这样耗下去,倒不如私底下进行一下沟通,相互体谅,解开心结“疙瘩”,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为七品御史原创首发)

追讨投资款纠纷案由,文化长城空手套白狼并购翡翠教育6亿收购款未结 不明应收预付款超5亿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金慧

曾在2017年底主导了一场国内金额最大的教育行业并购案的国内首家上市的创意艺术陶瓷企业文化长城(300089.SZ),最近一地鸡毛。

2017年12月27日文化长城公告,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北京翡翠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翡翠教育”)100%股权,交易价格15.75亿元。但时至今日,文化长城仍有6亿收购款违约未结,实控人却被翡翠教育原股东联名主张罢免。

一出原来看上去是“空手套白狼”的戏码演变成了“引狼入室”。

7月2日,文化长城公告显示,翡翠教育7位原股东联名主张罢免文化长城董事长、实控人蔡廷祥夫妇及董秘任锋。对此,深交所下发问询函。

而这背后,是6亿收购款违约未结、上亿占用资金不明、子公司真假失控难辨,财报审计受限,会计师事务所不认……与此同时,文化长城净利一半依赖翡翠教育,自身账面资金同比减少两成,不明应收、预付款超5亿,应收账款同比增98%,短期借款剧增。

面对种种疑问,长江商报致电文化长城,但一直无人接通。

7原股东联名罢免董事长夫妇

最新公告显示,7月10日,文化长城召开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逐项审议第四届董事会独董候选人议案。

而在7月2日,文化长城公告显示,翡翠教育7位原股东联名主张罢免文化长城董事长、实控人蔡廷祥夫妇及董秘任锋。

议案提到,蔡廷祥于2018年6月22日与贯世鼎诺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借款990万元,截至期限为2018年9月21日。但截至目前,蔡廷祥尚未偿还借款。依据公司章程“公司董事为自然人,有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情形的,不能担任公司的董事”,蔡廷祥、吴淡珠不适合继续在公司担任董事。

此外,蔡廷祥和其妻吴淡珠分别于2018年1月9日、2018年5月15日、2019年1月3日向华融证券质押股份1485万股、620万股、3845万股与4980万股,借款约6.64亿元。此4笔质押借款已分别于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全部到期,但双方尚未偿还。

对此,文化长城表示,就董事长蔡廷祥与贯世鼎诺公司借款事项尚待核实,二人质押借款事项,董事长蔡廷祥正与华融证券就债务延期事项进行磋商。

为此,深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文化长城公司说明,公司未能核实其与贯世鼎诺借款事项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配合股东隐瞒重要债务的情形;董事长与华融证券就债务延期事项的具体磋商进展,是否存在司法处置风险或二级市场平仓风险。并要求文化长城公司核查董事长蔡廷祥、副董事长吴淡珠是否存在其他大额债务情况,是否存在重要债务逾期未清偿情形。

除债务问题,还有对翡翠教育失控,财报审计受限等。

7位股东认为,2019年4月30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文化长城2018年年报发表了“无法表示意见”,暴露了公司内控中资金活动、购销业务、合同管理环节管理薄弱,董秘任锋作为董事未能勤勉尽责,也不适合继续担任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事实上2018年以来,翡翠教育未能提供有效财务报表及财务资料,但文化长城在2019年6月17日才披露翡翠教育失控相关事宜。而且是在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中才表示:“翡翠教育已失控,准备将其剥离上市公司”。

文化长城指出,翡翠教育存在“仅提供电子财务报表、拒绝提供重要财务资料、多次提供2018年12月财务报表且重要的货币资金科目出现前后1.1亿元的差异”、“翡翠教育管理层阻挠文化长城派驻财务总监正常履职”、“私自与第三方进行大额资金往来,涉及大额拆出资金11.25亿元,大额拆入资金7.87亿元”等问题。

而翡翠教育表示,事实并非如此。耐人寻味的是,对于翡翠教育是否失控,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态度却十分模糊。7月1日公告显示,大华在专项说明中指出,“2018年,翡翠教育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36亿元和1.43亿元,分别占文化长城营收和净利润比重的45.72%和63.24%,由于翡翠教育对文化长城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我们未取得翡翠教育失控的证明文件,因此无法判断翡翠教育是否失控、失控时点以及是否涉及差错更正。”

6亿收购款违约未结 上亿侵占资金不明

真假失控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双方股权转让纠纷。

6月28日,文化长城发布关于财产保全事项的公告,称其持有的翡翠教育的67.27%股权被申请财产保全,保全金额近3246万元,保全时间2019年5月17日至2022年5月16日。

公开资料显示,翡翠教育成立于2012年,主要致力于互联网新兴领域的职业技术培训。2017年9月,文化长城以总价15.75亿元收购翡翠教育,其中发行股份支付8.22亿元,现金方式支付7.53亿元。合同约定,文化长城支付现金对价的时间节点为:在募集配套资金足额到位10个工作日或者标的股权交割后90天内(以先发生的时间为准),一次性支付完毕。

然而,文化长城一直未按约定期间支付现金及部分股权对价。

此次文化长城公告的翡翠教育股份被财产保全,申请方为翡翠教育原股东、文化长城现股东新余信公成长新兴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起诉书称,原股东按照协议约定已将翡翠教育100%转让给文化长城,并于2018年3月27日完成工商变更。但文化长城未按约定向原股东支付现金部分股权对价,形成合同违约,股权转让款3239.3978万元。

事实上,向文化长城追讨股权转让款的并非这一家。6月28日,在对深交所年报问询的回复中,文化长城披露,安卓易科技、御景投资、纳隆德、新余卓趣、天津钰美瑞、朱慧欣、普方达等原翡翠教育股东起诉追讨股权转让款。

文化长城公告中披露,已支付了现金购买对价1.46亿元,与合同约定现金支付还差6.07亿元。

与此同时,文化长城与翡翠教育还有上亿占用资金不明。文化长城公告显示,2018年11月30日,其分别向翡翠教育的控股子公司完美空间、创思兰博借款8000万元和3000万元,用于支付翡翠教育交易方之一安卓易(北京)的现金股权对价。

但翡翠教育称,是文化长城董事长蔡廷祥利用实控地位,使得创思兰博的1.0097亿元款项,被银行划转至与翡翠教育无任何业务关系的名源陶瓷,但蔡廷祥多次承诺归还仍未果。

对此,双方各执一词。

翡翠教育贡献净利超一半文化长城应收账款同比增98%

财报显示,2018年文化长城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117.31%,净利2.05亿元,同比增长178.85%。其中翡翠教育分别占文化长城合并营收和净利的45.72%和63.24%。从2018年半年报看,翡翠教育也贡献了近一半的净利。

如此好的业绩,上市公司为何要将翡翠教育“抛弃”呢?

对此,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文化长城,但一直无人接通。

抛开翡翠教育,文化长城自身财务问题也不少。年报显示,2018年文化长城账面资金4.36亿元,同比下降21.16%;应收账款3.61亿元,同比增长98.5%;短期借款达3.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82%,同比增长66.67%。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中,靠陶瓷业务发家的文化长城与3家潮州市陶瓷厂——潮州市枫溪区锦汇陶瓷原料厂(下称“锦汇陶瓷”)、潮州市名源陶瓷有限公司(下称“名源陶瓷”)、潮州市源发陶瓷有限公司(下称“源发陶瓷”)存在着高达5.35亿元的应收、预付款。

对此,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说明中, “由于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判断该等款项的性质及期后的可回收性”,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结合实地走访了解认为,“文化长城预付、其他应收锦汇陶瓷1.17亿元与锦汇陶瓷厂房、设备情况不匹配”,与此同时, “无法判断文化长城预付、其他应收名源陶瓷3.47亿元与名源陶瓷厂房、设备情况是否匹配”。

无相关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pe pre ipo

为您推荐